1、活动目的
1. 用附加重物的方法玩陀螺,对陀螺旋转产生进一步的探索兴趣。
2. 大胆猜测并尝试合作记录,探索使陀螺维持平衡转动的办法。。
2、活动筹备
1. 经验筹备:婴幼儿有玩陀螺的经验和技能。
2. 物质筹备:陀螺、数目充足的夹子、记录单、贴纸、大记录表
3、活动过程
(一)察看并讨论,初步感知陀螺失去平衡的现象
1.引起兴趣
师: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玩具,认识吗?哪个想上来玩一玩?
请一位孩子玩陀螺
师:如何了?
师:看样子你们常常在玩,一下子就让陀螺又快又稳的转起来了。
师:今天大家换个玩法,假如,我给陀螺,夹一个夹子,会如何呢?
师幼自由交流。
2.婴幼儿感知现象
教师操作,陀螺转不起来。
师:如何?还能转吗?为何呢?
婴幼儿讨论陀螺转不起来是什么原因。
小结:原来陀螺一圈的重量一样,能维持平衡稳稳的转动,加上夹子,就变成了了单边重,失去了平衡,转不起来了。
师:那你们有哪些好方法,让这个加了夹子的陀螺又快又稳的转起来。
引出再加夹子
(二)首次操作,探索用多个木夹,让陀螺转起来。
1.引发考虑
师:我给大伙提供了几个夹子,请你们去尝试一下,能否让陀螺向又快又稳的转起来。
婴幼儿操作,教师指导。
2.交流发现
师:你们刚刚成功了吗?用了几个夹子?
请成功的小朋友来推荐,教师在大记录表上记录夹子的地方。
师:两个夹子你们都成功了?那你们为何要如此子夹呢?
小结:原来面对面夹,陀螺的两边就差不多一样重,就能让陀螺维持平衡。
(三)第二次操作,探索3个夹子的夹法,初步发现夹子之间距离与陀螺旋转状况的关系。
师:2个夹子小朋友都成功了,那三个夹子呢?你们是如何夹的?成功了吗?
婴幼儿操作夹的办法,老师记录到大记录表。
师:你们用3个夹子仿佛不是非常稳,那该如何解决呢?
师:看样子大家需要素帮助了,我给你们筹备了一些新的陀螺,请你去看一看,再去尝试一下,三个夹子能否成功。
or
师:有用3个夹子成功的小朋友吗?你是如何夹的?
婴幼儿上来演示
师:你为何要这么夹呢?
师:如此,大家都去试一试他的好方法,土豆哥哥也给你们提供了一个新的陀螺,请你去看一看,再去尝试一下。
婴幼儿二次操作。
师:你们成功了吗?你是如何夹的?(原来是陀螺上的点点帮助了你)
教师将夹法记录到另一张记录表上。
师:那大家让两种夹法的陀螺来比一比。
师:真的是第二种夹法陀螺转得又快又稳。这是为何啊?这两种夹法有哪些是否一样?
婴幼儿察看两种夹法,对比说一说。
师:大家来看看,这三个夹子看着像什么图形。
师:大家把夹的地方用线连起来,你们看这是什么啊?(三角形)这两个三角形有哪些不同?
师:你们发现了什么?
师:原来当3个夹子的地方看着比较平均,让陀螺的三个方向差不多重的时候,陀螺就能维持平衡,可以又快又稳的转起来了。
(四)自主探索4.5.6个夹子,进一步感知陀螺的平衡与夹子地方的关系。
1.引发猜测
师:那4.5.6个夹子,你们有哪些好办法,能让他又平稳又持久的转起来呢?
需要:
(1)3人一组,一同商量夹的办法。
(2)当陀螺最稳的时候,用小贴纸在记录表上记录夹子的地方。
(3)全部完成后将记录表带到上面来。
2.婴幼儿自主选择记录表,进行操作、记录。教师巡回指导。
3.交流发现
师:你们都成功了吗?快来和大家一块推荐吧。
一同推荐记录表上的夹法,探索最好的办法。
小结:看来,无论是几个夹子,只须让陀螺维持平衡,陀螺就能又快又稳的转起来了。
(五)延伸活动
师:你们还想不想试一试更多的夹子办法?
师:其实你们还能挑战更难的,一会到班级自己去做个陀螺,找一找平衡,叫你的自制陀螺也能又快又稳的转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