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上海首区发布: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总数严格控制在5%以内!今年民办校会迎来什么样的变化?会常见缩招吗?
一直以来,都有不少父母关注着“民转公”的政策,而近2年来对于民办学校的限制也没停过!
但从近2年的政策来看,对于民办学校的限制一直没停过。
2022的父母注意了!2022年开年上海首区公布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总数严格控制在5%以内!
现在2021年,上海幼升小民办招生比率大致在8.42%,小升初在15.17%。相比于5%,数目确实缩减了不少。
民办会缩招吗?
这会和“民转公”有关吗?
宝山:民办生控制5%内上海宝山区教育局印发2022工作建议公告!公告发布了关于民办校的限制规定!
(图片来源:宝山教育局)
《公告》中明确强调,将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总数严格控制在5%以内,切实落实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。
加大民办学校课程教学教程管理和特点建设,推进第三轮特点学校、特点项目创建,鼓励民办学校积极参与市级特点项目创建和培训。加大民办学校平时监管。
(图片来源:宝山教育局)
在2021年,上海幼升小民办招生比率大致在8.42%,小升初在15.17%。
而单就宝山区而言,依据区教育局公示的信息,截至2021年初,宝山区公办初中在校生35765人,民办初中在校生5898人,初中学段民办在校生占比14%;宝山区公办小学在校生67813人,民办小学在校生3190人,小学学段民办在校生占比5%。把小学和初中合并计算的话,现在宝山民办义务教育占比为8%。从宝山规定5%的比率需要来看,现在民办学生的数目确实已经大大超额!
从去年的招生数据来看,宝山区去年共有6所民办小学招生,其中有3所超额摇号。这样来看,民办校还是维持着肯定热度的。
那样怎么样将民办生控制在5%以内呢?现在上海教委及教育局还没进一步的手段公布。
所以该消息一经发布,互联网上不少人传闻民办校今年非常或许会常见缩招;也有人说今年或有很多的民转公出现。但,现在上海教委还没给出答案,父母不要信谣传谣!不过近2年关于民办校的限制一直没停过!
《民办教育促进法推行条例》
早在2021年5月14日,国务院就颁布了《民办教育促进法推行条例》。
其中明确规定地方政府:严禁借助公办教育资源推行义务教育的民办教育。同时也规定了公办学校不能转为民办,也不能参与举办具备盈利性质的民办学校,公办学校更不能以输出品牌的方法进行民办办学。
然而父母都了解,在上海,很多知名民办学校都有公办教育资源参与,或挂靠在公办教育集团下。之后会不会有新变化呢?还需要等待官方消息。
值得一提的是,正由于此缘由,“华二系”旗下的民办学校昆山华二国际学校在开年之际公布更名,由原校名“昆山市上海华二学校”正式更名为“昆山狄邦华曜学校”。
摘除去“华二系”的帽子,但学校也说明,不论是教育理念还是管理体系、师资选拔、学生培育等方面,华二的支持不变!学校依旧是华师大教育集团!除去名字变化,所有不变!
民办学校的更名会成为新风向吗?还需等待上海当地政府部门和学校的官方消息。
“公参民”公告
2021年7月,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《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公告》。
文件对民办学校提出了需要,部分民办学校,可能由于这份文件,转为公办学校,甚至终止办学!
划重点!
可继续开办的民办学校: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、个人合作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,符合“六独立”(独立法人、校园校舍、设施、专任教师队伍、财会核算、招生、毕业证发放)可以继续举办民办,但对用公办校名和校名简称进行清理后退出。
需整改的民办:公办学校单独举办的民办、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有关机构合作举办的义务学校,应办为公办学校;对于不符合“六独立”需要的民办学校,要限时整改,整改不到位的,视情转为公办或终止办学;既有居住社区配套建设的配套建设的“公参民”学校或转为公办学校,或由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法提供学位,继续办学。
关于“民转公”,父母可能会产生疑问:转公之后学费如何解决?师资和学校服务是否会遭到影响而水平下滑?已经在读的学生如何解决?
上海首家民转公知名初中的案例!
张江集团中学
学校介绍
上海张江集团学校创建于2006年,是由上海张江公司主办,被浦东人民称为浦东第一初中牛校,是上中系的一员,拥有140历史,学校坐落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内(藿香路38号)。已经由民办转为公办中学。
民转公经历
2020年,张江集团中学宣布民转公,但因为转制后会产生一系列影响,所以校方颁布了一系列转制过渡期的政策,父母可以参考一下:
过渡期政策
1.学费由此前的13400元/学期(26800/学年),变为免费。
2.在校学生,学籍不变,民进民出,公进公出,公民两校一址。
3.区教育局和禾佳集团承诺学校继续由禾佳集团管理,维持现有教学模式,管理团队和理念不变。
4.禾佳集团承诺如因转制引起的师资流失,会由华育给予支持(华育也为上中系的知名民办初中)。
5.区教育局承诺对现有教师陆续安排转编制,不想转编制或没办法转编制的老师,三年过渡期满后由禾佳系民办托底。
学校为过渡期安排了详细的政策和保障,在校学生的军心也因此稳住。而对于不少“眼馋”民办名校又担忧摇号风险的父母来讲,这也是个很好的消息。
但张江的转公也致使了对口小区房价飞速上涨,尽管说明了父母还是比较看好该校前景的,但也侧面反应出转公也会引起一定量上学区房房价的震动。
招生政策
转为公办后,对口地段如下:
碧波路23弄、碧波路328号、碧波路49弄(胡姬花园)、碧波路573弄(张江地铁站对面)、碧波路912弄、碧波路942号、碧波路942弄、晨晖路377弄(汤臣豪园一期)、晨晖路825弄(汤臣豪园二期)、晨晖路828弄(汤臣三期)、藿香路238弄(汤臣四期)、亮秀路180弄(汇智河畔)、龙东大道666弄(汤臣豪园一期)、松涛路200弄
2022幼升小招生在即,各类招生政策“蓄势待发”。现在,宝山区成为上海首个对民办学校在校生占比提出明确需要的区,那样在即将来临的2022年幼升小招生中,宝山到底会通过何种政策来降低民办在校生占比?而其他区是不是也会做出类似需要?让大家拭目以待。
信息来源:教育部、宝山区教育局、市教委、张江集团中学官微,侵权删